买房子楼层该选高还是低? 内行人特意选这几层, 入住才知优点多!
前阵子陪亲戚看房,发现现在年轻人选房都盯着户型和地段,反而把楼层这事儿看得轻。
可等真住进去,才知道楼层选不对多闹心——低楼层采光差、潮得墙皮掉,高楼层电梯一坏爬得腿软,中间还可能踩中腰线层、设备层这些“坑”。
今天就跟大伙儿唠唠,选楼层到底咋避坑。
先说咱普通人最关心的“舒适区”。
我观察过几个小区,总楼层30层的楼,10到20层最抢手。
为啥?
这部分楼层既避开了地面噪音,又不像顶层那样风大晒得慌。
采光基本能保证,夏天开个窗风自然灌进来,冬天也不会冷得刺骨。
有个公式挺实用:总楼层数的1/3到2/3之间。
比如24层的楼,8到16层就挺合适,上下楼方便,视野也开阔。
再说说要绕着走的“雷区”。首先是底层,尤其是没架空的一楼。之前亲戚看的老小区一楼,墙面霉斑都快长到半人高了,夏天蚊子多,楼下要是有商铺,早上五点就被吆喝声吵醒。就算开发商做了架空层,二楼也别轻易选——没了一楼“挡着”,冷风直往楼板钻,冬天比普通楼层冷好几度。
顶层也得慎选。
我表姐家买的顶层,头两年挺美,能在露台种点花,结果第三年梅雨季,天花板“滴答滴答”漏水,物业修了三次才解决。
而且电梯坏一次,爬30层楼跟爬山似的,老人小孩根本吃不消。
还有腰线层,看着外立面好看,实际窗户比别的楼层小一圈,采光直接打折扣。
更麻烦的是腰线平台容易积水,要是防水没做好,雨水渗进墙里,墙面发霉、掉皮是常事儿。
我朋友家就住腰线层,现在窗帘常年拉着,说“亮堂的时候少,暗的时候多”。
选楼层还得看家里情况。
要是有老人小孩,低楼层(5层以下)更实在——电梯坏了能爬,拿个快递、买个菜下楼就到。
但得挑楼间距大的,不然采光还是受影响。
年轻人没这些顾虑,可以往中高楼层靠,视野好、空气流通,夏天开着窗都凉快。
最后提醒一句,电梯数量和质量得提前打听。
两梯四户比一梯两户强多了,早晚高峰不用干等;物业靠谱的小区,电梯维护及时,住高楼层也省心。
另外,设备层(放供暖、供水设备的楼层)千万别碰,机器一运转,嗡嗡响得睡不着觉。
买房不是小事儿,楼层选对了,住着才舒服。
多跑几趟,实地看看采光、听听噪音,再结合自家需求,准能挑到合适的。